脊姿維運動物理治療所
  • 首頁
  • 課程
  • 空間
  • 團隊
  • 聊療
  • 認證
  • 實證
  • 活動
  • 聯絡

[聊療BAR]【樂齡銀髮】糖尿病知多少(上)|捷仕維運動物理治療團隊/脊姿維運動物理治療所

9/6/2019

評論

 
106年國民健康署統計十大死因當中,其中五項是屬於慢性疾病:惡性腫瘤(癌症)、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性疾病。102年國民健康署之「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當中發現,近乎8成的65歲以上老年人至少有一項慢性病,而5成左右的老年人患有三項以上的慢性病,如此高的比例是非常驚人的!
圖片
慢性病的特徵為
(1)潛伏期長
(2)病程漫長
(3)進行緩慢
(4)病程中病人通常沒什麼感覺,容易忽略病情的存在
(5)具多重致病的危險因子,
與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息息相關
(6)大部分無法完全痊癒
(7)病情惡化時,會引起各種併發症、後遺症或甚至死亡。然而,大部分的慢性病之致病因子多與菸酒、遺傳、肥胖、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高血脂等相關。
其中,Babara等學者於2002年指出,當這些致病因子越多時,罹患糖尿病之風險愈來愈高。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位居國人第五大死因。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病友,且每年以25,000萬名的速度持續增加,此外,65歲以上老年人罹患糖尿病的比例高達20%。

圖片
研究顯示,通常是因遺傳、環境、化學毒素以及微生物等因素交互影響,所導致體內胰臟分泌胰島素不足,或體內對胰島素產生抗拒性,使得對於醣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無法利用,造成血糖過高,尿中有糖的現象,同時也造成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不正常。此外,糖尿病所引發的併發症影響國人健康也不容小覷,醫療負擔相當龐大。

圖片


ㄌ測血糖的抽血報告當中,經常會看到兩種專有名詞:
糖化血色素及空腹血糖。
-糖化血色素(HbA1c)可以反映過去2-3個月的血糖變化,一般人通常介於3-5.6%,超過6.5%即可直接判定有糖尿病,然而,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會建議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內,以降低併發症的風險。
-空腹血糖是8-12小時未進食的血糖值,一般人應會在100mg/dL以下,而空腹血糖126mg/dL即為糖尿病,然而,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會建議將空腹血糖控制於20-130mg/dL之間。不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對於這些數值能在寬鬆一些,且會因不同程度的健康程度而有不同的標準值及控制目標,所以若不清楚自己該如何控制血糖,可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那麼,誰需要做抽血檢查呢?
高血糖的症狀為:皮膚乾燥、口乾舌燥、容易饑餓、視力模糊、昏昏欲睡、不斷解尿,若有以上問題,可去醫療院所做進一步的抽血檢查;此外,若是體重過重者,加上有高血壓、糖尿病家族史、心血管疾病、缺乏運動等其中一項者,亦建議完成抽血檢查;為了提早發現、提早治療,也建議所有超過45歲的人定期抽血檢查是否有高血糖的問題。
糖尿病併發症包含:(1)眼睛病變;(2)腎臟病變;(3)足部病變;以及(4)大血管病變。
(1)視網膜病變包含黃斑水腫、視網膜病變、白內障以及青光眼,為了避免眼睛病變,定時服藥或打藥控制血糖、定時測量血糖以及定期眼睛檢查,除此之外,亦要多攝取深海魚類與深綠色蔬菜,並規律運動、外出戴太陽眼鏡。
(2)腎臟病變是指高血糖會使血管變化,影響腎臟過濾功能,若是長期血糖控制不好,可能會造成腎衰竭。
(3)足部病變則是因為糖尿病會使神經、血管病變,導致周邊血流減少,進而使周邊神經遲鈍,故糖尿病患者之肢端一旦有受傷就難以復原,所以糖尿病患者需每日檢查自己的足部、不要赤足或穿拖鞋、注意腳步清潔衛生、指甲修剪要正確,如此一來才能預防糖尿病足。
(4)糖尿病會造成血管壁慢性發炎、受傷、血小板聚集、而導致動脈粥狀硬化,血管壁的通暢度變少,使心臟病以及中風的機率增高!
由上述可知血糖高會造成許多疾病之發生率大大提高,千萬不可輕易忽略的高血糖的警訊!下一篇將為大家介紹我們應該要如何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脊姿維運動物理治療所 李珮羽
評論

    類別

    全部
    枕頭

      想要定期收到醫療新知!?

    訂閱電子報

    封存檔

    十二月 2022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十二月 2020
    七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一月 2018

    RSS 訂閱


    HOME     SERVICE     ENVIRONMENT     TEAM     BLOG     ACADEMY     CASE    RECORD    ​CONTACT     ABOUT

Contact Us

  • 首頁
  • 課程
  • 空間
  • 團隊
  • 聊療
  • 認證
  • 實證
  • 活動
  • 聯絡